8月3日,作为“上海之夏”国际消费季重点活动之一的2025年世界斯诺克·上海大师赛在卢湾体育馆落幕。经过20局大战,凯伦·威尔逊在决赛中以11比9战胜阿里·卡特,时隔十年再次夺冠。张安达凭借在与丁俊晖对战的“中国德比”中轰出的一杆147,将单杆最高分奖收入囊中。
本届赛事不仅是顶级较量的赛场,更是在文旅商体展深度融合背景下的一项城中盛事。今年,比赛首次来到黄浦区卢湾体育馆,凭借周边成熟商圈与便捷交通,打造了极具特色的“体育生活圈”。通过一系列附加高端增值服务的特色产品,将酒店住宿、官方活动、赛事纪念品与现场观赛互相结合,让观众在感受巅峰对决的同时,还能探访上海的地标与人文景致,解锁“体旅融合”的一站式体验。
首度入驻卢湾体育馆的上海大师赛带来了诸多突破性升级。最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赛场氛围营造上:今年引入LED围挡替代了沿用十余年的平面展示方式,不仅能更丰富地呈现赞助商信息,更通过动态视觉效果大幅提升现场沉浸感,让赛事氛围更趋热烈鲜活。
观赛体验的优化同样值得关注。针对卢湾体育馆的场地特点,赛事方在1号桌与2号桌的南北两侧新增了两排VIP沙发座。这些座位距赛场仅一米,观众可近距离感受球员的每次击球与战术博弈。整体座位总数较以往有所增加,能容纳更多观众到场观赛。
步入赛场,仪式感十足的开场灯光秀,让观众仿佛置身派对之中;比赛间隙,纪念品商店人头攒动,“必胜客”展位前球迷专属套餐持续热销,现场的氛围也极大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观赛热情,展现了赛事期间的综合消费新场景。据统计,赛事七天到场观赛人数再创新高,其中超半数观众来自上海以外地区,赛事纪念品销售额同比增长70%,成为暑期经济新亮点。
开赛前夜,斯诺克大师们登船畅游浦江、欣赏两岸美景;比赛前夕,“火箭”奥沙利文与赛事超级挚友潘晓婷同游上海,漫步申城街头,感受沪上风情。当海派文化与城市景观彼此呼应,别样景致将城市地标与体育形象深度绑定,越来越多的人正在“因一场赛事而爱上一座城”。
作为国内最高级别的斯诺克赛事之一,今年的世界斯诺克·上海大师赛可谓高潮迭起。世界排名前16的选手中有五位来自中国,他们与其他四位最具实力的中国选手和四名外卡选手一起强势集结,在方寸间尽显中国斯诺克的整体实力。
开赛首日,张安达以6比5击败袁思俊,率先赢下德比,此后他虽然憾负丁俊晖,但一杆干净利落的147让现场观众不虚此行。而肖国栋在战胜雷佩凡后,以6比4战胜5号种子约翰·希金斯,为中国军团注入一针强心剂。
本次赛事的2号种子赵心童更是万众瞩目,他先轻松战胜克里斯·韦克林,又在与丁俊晖的“传承之战”中大放异彩,成功跻身四强。这场对决留下的不只是胜负,细节之处更展现了斯诺克运动在中国发展的盛景。此外,赛会五冠王罗尼·奥沙利文与凯伦·威尔逊也上演了精彩较量。在对手下半场的压制下,“火箭”无法“升空”。威尔逊此后更是战胜赵心童,以完美姿态晋级决赛,并最终夺冠。
盛夏时节,全球斯诺克爱好者正相聚上海,共享体坛盛宴。世界职业比利与斯诺克协会主席福泽盛盛赞上海大师赛的特别之处。在他看来,这项赛事已经形成独特的品牌。这场汇聚了全球顶尖斯诺克选手的比赛,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,更是一次对赛事经济的深度挖掘与创新实践。
未来配资门户网站平台,世界斯诺克·上海大师赛将继续依托上海的国际化平台优势,以更科学的赛事布局、更丰富的城市场景和更优质的观众体验,助力上海打造国际一流体育赛事之都,实现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