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之前的文章中,我们提到了太极图来自于古人观察太阳运作的规律而得出的结果。由此可以看出,我们人的先人在天象观察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,历法制作上有相当悠久的历史。
那么提起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天象历法,那便是天干地支了。只是,天干地支的出现太过于久远吗,所以他们到底是如何出现的,如今亦是众说纷纭,且流传着许多神奇传说。
《山海经》的 《大黄南经》和《海外东经》中便有记载了帝喾的妻子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的传说。书中云:“九日居下枝,一日居上枝。”是个太阳都居住在同一棵树上,每日都会有一个太阳来值日,当是个太阳轮完一轮便是十天过去了,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一旬。
以旬计日的方式在便已经存在,根据甲骨文显示,商朝便是以十日为一旬来计日,这十天都有各自的名称,便是《山海经》中羲和生下的那十个太阳的名字,亦是如今十天干的称呼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。
在商朝,商王不单单是一国之主,更是祭司的统领,唯有王能与上天沟通,他的能力便是来自于上天,自然与太阳有关。因此商朝往往都用天干来给先王作庙号。例如商纣王的庙号便是“帝辛”,而他父亲的庙号是“帝乙”,还有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庙号则是“天乙”,我们还时常可以听到的“武丁”、“盘庚”、“上甲”这些带着天干称号都是商朝的特色。且在商朝的占卜活动中也时常出现天干地支的组合应用。
展开剩余49% 据《诗经·尔雅·解天》中有提到:“太岁在甲曰阏逢,在乙曰旃蒙,在丙曰柔兆,在丁曰强圉,在戊曰著雍,在己曰屠维,在庚曰上章,在辛曰重光,在壬曰玄黓,在癸曰昭阳”,这其中:“阏逢,旃蒙,柔兆,强圉,著雍,屠维,上章,重光,玄黓,昭阳”便是当年是个太阳最古老的名字,而商朝使用的天干已经是经过简化之后的名称了。而到了后世这些未经简化的天干地支名称还可以在“太岁纪年”中看到。司马光的《资治通鉴》中的纪年为了精确和体现庄重感,使用的便是“太岁纪年”,书起首所写的:“起著雍摄提格,尽玄黓困敦,凡三十五年”便是太岁纪年中“戊寅”年到“壬子”年,共三十五年的意思,对应的就是历史上公元前403年到公元前369年这段历史。
在“太岁纪年”中,天干称“岁阳”,地支称“岁阴”,对应的便是十二个地支的古称号:困敦、赤奋若、摄提 、单阏、执徐、大荒落、敦牂、协洽、涒滩、作噩、阉茂、大渊献,对应的就是我们熟悉的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但考据历法的源起,历史上应是先出现天干、而后出现地支,之后才有了商朝的干支计日系统,应是春秋时期人们便已经开始使用太岁纪年法,而后到了汉朝才出现了甲子纪年。
至于历史上天干地支是如何出现的股票配资网首页官网,小君亦有自己的猜测,不国由于篇幅所限,我们下回继续聊。
发布于:福建省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